简介

双墙秧歌托克托县地区土生土长的并以其诞生地命名的民间舞蹈形式,主要分布于内蒙古托克托县河口镇今双河镇双墙村,已有300余年历史。清朝时,河口镇是塞外闻名遐迩的水旱码头,商业经济的繁荣推动了社火文化的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双墙秧歌。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无论其形成历史、表演形式、艺术风格,以及感染力、社会影响力都不愧为民间的艺术瑰宝,现已成为托县影响力最大的民间传统社火活动。

历史渊源

双墙秧歌,是托县河口地区土生土长的一种民间社火形式,以其诞生地命名,流行托县地区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对土左旗、土右旗、和林县、清水河县、准格尔旗等周边地区有较大影响,2007年被自治区列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清朝时,托县的河口镇是塞外闻名遐迩的水旱码头,商业、交通十分发达,经济的繁荣,使这一民间社火形式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历经数代民间艺人的探索和融汇,传承至今。双墙村,位于河口村东梁底真武庙壕口,由前墙、后墙两村组成。当时托城、河口商社筹办社日活动,每年正月十五闹秧歌时,都要向各商号要人,有的商号没有这种人才,有的商号自顾生意抽不出人来,于是,各商号就到附近村里雇人闹秧歌。前墙、后墙村离县城较近,且无业者居多,其中不乏民间文艺人才。久而久之,每年社日部分节目的演出,就由双墙村的人负责主办,为此双墙秧歌就在这种历史背景下诞生了,并且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特色。清末民初,是双墙秧歌发展的鼎盛时期。日本侵略军占领托县后,双墙村房舍被焚,居民离散,双墙秧歌遭到灭顶之灾。

基本内容

双墙秧歌分为文秧歌和武秧歌,表演形式有“过街”演出和“打场子”演出。它把民间秧歌、民间小调、社火节目等组成文秧歌,把古典故事传说、戏曲剧目、武打表演组成武秧歌,又把二者巧妙地组成双墙秧歌。文秧歌的表演技艺突出一个“扭”字,经历代艺人精心创造,形成了自成一家的舞蹈艺术风格——“三腰两圪截”,有《海蚌戏渔翁》、《拉花踢鼓》等50多个代表节目。武秧歌是将传统戏剧中的武打场面应用于社火演出的“对打”节目,有《打焦赞》、《武松醉打蒋门神》等20多个代表节目。双墙秧歌的音乐为“码头调”,伴奏乐器有锣、鼓、铙、笙和唢呐。

基本特征

双墙秧歌唱词简单,自编自演,通俗易懂,生动形象,并且融入了当地的方言俗语,有一种自然的亲近感。音乐采用码头调,汲取了蒙古曲儿、山曲儿等民间艺术特色,锣、鼓、铙、唢呐伴奏;还吸取了晋、陕、冀民间艺术之营养,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深得农民朋友的欢迎和喜爱。文武秧歌表演非常精彩,经过民间历代老艺人加工提炼,形成了自成体系的艺术风格。

双墙秧歌内容多是就地取材,唱词有几百首之多,内容大多反映伦理道德、男女爱情、下层人民生活,以及古代英雄人物;表演时往往将历史、民俗、民间文化知识等嵌入其中。双墙秧歌吸取了戏曲中的文唱武打等表演艺术,这是双墙秧歌与一般民间文艺节目迥然不同的艺术特色,极具民间艺术价值。

濒危状况

建国后,几经抢救,双墙秧歌部分内容得以恢复,又经“文革”摧残,加之老艺人相继去世等原因,双墙秧歌的原生态环境发生了变化,传承令人堪忧。双墙秧歌表演一直处于自然发展状态,主动参与的人逐渐减少。如今,双墙秧歌亟待需要抢救和保护。

保护措施

近年来,托克托县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把双墙秧歌作为抢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点项目之一,成立专门机构,组织普查、整理和抢救,并且多次深入双墙村组织民间老艺人、民间文艺爱好者,对双墙秧歌的传统节目进行恢复、排练,购置必要的道具,使这一民间艺术形式传承发展,继续焕发艺术风采。另外托克托县政府举行的《托克托文化》丛书发行仪式上,作为中国知名社火的双墙秧歌被写入该书,专辟一章。同时,政府还给予双墙秧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岳培富、李英两位老人一定的资金支持,大力支持非遗传承人传承和发展双墙秧歌

*类型:
*标题:
请选择
  • 简介
  • 历史渊源
  • 基本内容
  • 基本特征
  • 濒危状况
  • 保护措施
  • 新增标题
*内容:
语音文件
文件要求:MP3
新手机号,需要先进行读者证/统一账号绑定才可登录哦~
完善信息,绑定手机号可以获得20积分哦~
亲~您确定要退出登录吗?
绑定成功

获得 20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