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英墩遗址

文物类别:古遗址类

文物年代:新石器时代

权属性质:国家

文物地址:三亚市海棠区江林村东1.5公里

地理坐标:东经109°43'3",北纬18°16'57"

保护级别:海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评定时间:2020年1月8日,海南省政府公布为第四批海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未公布):文物本体向外四周至延伸;向北5米,向南5米,向西5米,向东5米,面积18600平方米。

文物现状:英墩遗址面积约为1.5万平方米,南北长约300米,东西宽约50米,其堆积的遗物丰厚程度在整个华南地区极其罕见,为发现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填补了海南史前考古6000-3000年间的空白。在英墩遗址发现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古人使用的陶器、最厚处高达80厘米的贝丘遗址已发掘出11层,古人使用的石斧等石器……这处罕见的新石器时代贝丘遗址令三亚海棠区古人活动踪迹追溯至6000年前。该遗址已在政府联合考古专家的抢救性发掘下,发掘出陶器、石器、骨器等6000年前古人所使用物品(含复原件)40余件。

考古情况:2014年底至2015年5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考古队员对英墩遗址进行第二季度的发掘。在遗址南部布设4个探方进行发掘,发掘面积约70平方米。考古队对英墩遗址进行了第一季度的抢救性发掘,发掘面积约225平方米。通过发掘,该遗址堆积颇丰。以遗址中偏南部探方为例,堆积共有11层,早期堆积(第3层以下,包括第3层)中所出的陶器见夹粗砂陶和夹细砂陶两系,夹粗砂陶器型为平底盘,应为炊器;夹细砂陶有罐、钵、小杯等器型。此外,遗址中还出土磨光红陶片、石器、细碎鱼骨、骨器、动物遗骸、鱼骨串饰等。考古队员已经复原的有30多件陶器,大部分直径在40 公分左右,最大的直径有50公分。

价值评估:英墩遗址是一处新石器时代的沙堤遗址,又是贝丘遗址,出土遗物丰富。遗址出土大量的文化和自然遗存,将为海南岛东南沿海的史前考古文化编年与谱系等相关研究提供重要的历史科学材料。

(数据来源:三亚市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

*类型:
*标题:
请选择
  • 简介
  • 新增标题
*内容:
语音文件
文件要求:MP3
新手机号,需要先进行读者证/统一账号绑定才可登录哦~
完善信息,绑定手机号可以获得20积分哦~
亲~您确定要退出登录吗?
绑定成功

获得 20积分